
集团党建

凝心聚力 共克时艰——党徽闪耀在抗疫一线
或许谁都没有想到,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之后,安徽静安集团成为了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一支重要力量,春节期间有900名员工奋战在抗疫情、助运转、保民生的第一线,2月20日全面复工复产之后,力量又有了进一步加强;
或许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民营企业全力以赴战疫情的队伍中,还有一支佩戴党徽、保持冲锋姿态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抗疫的第一线,83名党员就如同83束光亮,闪现着温暖而耀眼的光辉。
一场战斗、一次大考,见证了一个企业的担当精神,一个群体的行为形象。
值班值守,党员担起重任
静安产业包含着医疗健康、养亲护理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物业等服务性机构。静安人是敏感的,第一时间就采取了养老机构、物业小区封闭管理措施,就作出了医护人员提前返岗保证医疗力量的决定,值班值守人员比平时成倍数增加。谁来担此重任?党员把自己“铆”在了岗位上。
静安医院在春节前5天就成立了应急小组,院长任远品和副院长朱红、林政,3名老党员轮流值班,受领各项紧急任务,组织各个科室备战疫情防控,在特殊时期发挥着主心骨作用。
养亲苑3名党员、38名团员一直坚守岗位。支部书记施淑娟抛开家庭,把生活用品搬到养亲苑,吃住在单位,连续值班工作;党员、护理部副主任史玲玲怀孕了,挺着个大肚子,见疫情形势加剧,她执拗返岗,与姐妹们一起护理老人;共青团员孙倩、杨杏丽,分别回宣城、阜阳老家过年,当接到返岗值守通知,一南一北的这两人义无反顾地回到岗位,用行动作出了“召必回、战必胜”的回答!
和信建筑在疫情防控最为吃劲的时候,接到为医院做隔离病区的紧急任务,党支部书记、项目部负责人王军带领党员阚宏涛自告奋勇参加,与员工一起加班加点、昼夜奋战,改造过道、门窗,安装水电,充当专业队角色,保障抗击疫情急需。
生死考验,党员冲锋在前
直面战“疫”,必有危险。静安响应国家号召,只要一声令下,就坚决担起责任。党员同样抱定一个思想:越是艰险越向前!
2月10日,静安医院受领任务,将外科大楼整体改造为瑶海区新冠肺炎核酸阳性无症状患者集中收治病区。任务转换急,医护人员抽组急,一切都在跟时间赛跑。
党总支部书记孙昌平按照集团的分工,火速赶到医院,召集院领导班子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他没有说过多的话,只是铿锵有力地说:这是一项硬任务,有条件要办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到;抽组医护人员,首先要发动党员冲到一线,用行动作出召唤!
号令发出,各科室纷纷响应。内一科主任陈春莉、内二科副主任陈西良,两人都是党员,带头递交了请战书,随后二十多名医护人员加入到请战行列,在集体的请战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誓言“不讲条件,无论生死,坚决完成任务”。陈春莉主任65岁了,她向领导说了句朴实的话: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哪能临阵退缩呢!
静安深受各级政府信任,各项任务随之而来,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有支援武汉志愿服务的,集团都二话不说,紧紧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每一次任务、每一次出征,都有党员突击队的鲜艳旗帜,都有闪耀的党徽出现。医院手术室护士长罗玉琴,被这一幕幕感动着,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写到:身边许多党员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组织的力量,我只有加入党组织之中,才有利于我历练成长。
爱心善举,党员一马当先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种民族精神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彰显。用爱心传递温暖,静安从不缺席。
静安发起“同心同德战疫情爱心募捐”活动,集团的管理层、广大党员又一次站到了前列。
置业党支部书记孙静,有着15年党龄,是一名年轻的老党员,他带头捐款,还把朋友送他的一包医用口罩也捐献了出来。他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人人多付出一点,前方的困难就会减少一点,胜利的日子就会早一天到来。
党员的捐款都是自愿的,但谁也不肯说出具体的数字。静安医院党支部书记印红作过统计,24名党员共捐款36166元,平均是1507元。并有感而发:“这就是党员的觉悟和境界!”
和信支部的党员说得好,抗击疫情,我们义不容辞,因为我们既是静安人,还是党的人。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战斗中,静安担起了一个个重任,经受了一次次考验,也汇聚起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力量。这一切,无不与集团管理层的组织领导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密不可分。